区块链相关安全名词及常见攻击手法
imToken 是一款全球领先的区块链数字资产管理工具[ZB],帮助你安全管理BTC, ETH, ATOM, EOS, TRX, CKB, BCH, LTC, DOT, KSM, FIL, XTZ 资产,同时支持去中心化币币兑换功能 ...
钱包
钱包()是一个管理私钥的工具,数字货币钱包形式多样,但它通常包含一个软件客户端,允许使用者通过钱包检查、存储、交易其持有的数字货币。它是进入区块链世界的基础设施和重要入口。
据 统计,仅 2018 年因“钓鱼”、“第三方劫持”等原因所造成的钱包被黑损失总金额就达 69,160,985 美元,深究根本,除了部分钱包本身对攻击防御的不全面之外,最主要的是钱包持有者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强。
冷钱包 Cold
冷钱包(Cold )是一种脱离网络连接的离线钱包,将数字货币进行离线储存的钱包。使用者在一台离线的钱包上面生成数字货币地址和私钥,再将其保存起来。冷钱包是在不需要任何网络的情况下进行数字货币的储存,因此黑客是很难进入钱包获得私钥的,但它也不是绝对安全的imToken钱包,随机数不安全也会导致这个冷钱包不安全,此外硬件损坏、丢失也有可能造成数字货币的损失,因此需要做好密钥的备份。
热钱包 Hot
热钱包(Hot )是一种需要网络连接的在线钱包,在使用上更加方便。但由于热钱包一般需要在线使用,个人的电子设备有可能因误点钓鱼网站被黑客盗取钱包文件、捕获钱包密码或是破解加密私钥,而部分中心化管理钱包也并非绝对安全。因此在使用中心化交易所或钱包时,最好在不同平台设置不同密码,且开启二次认证,以确保自己的资产安全。
公钥 Key
公钥( Key)是和私钥成对出现的,和私钥一起组成一个密钥对,保存在钱包中。公钥由私钥生成,但是无法通过公钥倒推得到私钥。公钥能够通过一系列算法运算得到钱包的地址,因此可以作为拥有这个钱包地址的凭证。
私钥 Key
私钥( Key)是一串由随机算法生成的数据,它可以通过非对称加密算法算出公钥,公钥可以再算出币的地址。私钥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密码,除了地址的所有者之外,都被隐藏。区块链资产实际在区块链上,所有者实际只拥有私钥,并通过私钥对区块链的资产拥有绝对控制权,因此,区块链资产安全的核心问题在于私钥的存储,拥有者需做好安全保管。
和传统的用户名、密码形式相比,使用公钥和私钥交易最大的优点在于提高了数据传递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因为两者——对应的关系,用户基本不用担心数据在传递过程中被黑客中途截取或修改的可能性。同时,也因为私钥加密必须由它生成的公钥解密,发送者也不用担心数据被他人伪造。
助记词
由于私钥是一长串毫无意义的字符,比较难以记忆,因此出现了助记词()。助记词是利用固定算法,将私钥转换成十多个常见的英文单词。助记词和私钥是互通的,可以相互转换,它只是作为区块链数字钱包私钥的友好格式。所以在此强调:助记词即私钥!由于它的明文性,不建议它以电子方式保存,而是抄写在物理介质上保管好,它和 作为双重备份互为补充。
主要在以太坊钱包 App 中比较常见(比特币类似以太坊 机制的是:BIP38),是把私钥通过钱包密码再加密得来的,与助记词不同,一般可保存为文本或 JSON 格式存储。换句话说, 需要用钱包密码解密后才等同于私钥。因此, 需要配合钱包密码来使用,才能导入钱包。当黑客盗取 后,在没有密码情况下, 有可能通过暴力破解 密码解开 ,所以建议使用者在设置密码时稍微复杂些,比如带上特殊字符,至少 8 位以上,并安全存储。
图片来自 Fans 活动分享
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加持使得区块链数字钱包安全系数高于其他的数字钱包,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两点:防盗和防丢。相比于盗币事件原因的多样化,造成丢币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五个类型:没有备份、备份遗失、忘记密码、备份错误以及设备丢失或损坏。因此,我们在备份一个区块链数字钱包的时候,对私钥、助记词、 一定要进行多重、多次备份,把丢币的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最后为大家提供一份来自 总结的钱包安全“十不原则”:
不使用未备份的钱包 不使用邮件传输或存储私钥 不使用微信收藏或云备份存储私钥 不要截屏或拍照保存私钥 不使用微信、传输私钥 不要将私钥告诉身边的人 不要将私钥发送到群里 不使用第三方提供的未知来源钱包应用 不使用他人提供的 Apple ID 不要将私钥导入未知的第三方网站 公链
公有链( )简称公链,是指全世界任何人都可随时进入读取、任何人都能发送交易且能获得有效确认的共识区块链。公链通常被认为是完全去中心化的,链上数据都是公开透明的imToken下载,不可更改,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交易或挖矿读取和写入数据。一般会通过代币机制(Token)来鼓励参与者竞争记账,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由于要检测所有的公链的工作量非常大,只靠一家公司不可能监测整个区块链生态安全问题,这就导致了黑客极有可能在众多公链之中找寻到漏洞进行攻击。2017 年 4 月 1 日, 出现通胀漏洞,一名攻击者利用此漏洞制造了 22.5 亿的 加密货币 XLM,当时价值约 1000 万美元。
交易所
与买卖股票的证券交易所类似,区块链交易所即数字货币买卖交易的平台。数字货币交易所又分为中心化交易所和去中心化交易所。
**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行为直接发生在区块链上,数字货币会直接发回使用者的钱包,或是保存在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这样直接在链上交易的好处在于交易所不会持有用户大量的数字货币,所有的数字货币会储存在用户的钱包或平台的智能合约上。去中心化交易通过技术手段在信任层面去中心化,也可以说是无需信任,每笔交易都通过区块链进行公开透明,不负责保管用户的资产和私钥等信息,用户资金的所有权完全在自己手上,具有非常好的个人数据安全和隐私性。目前市面上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有 、、dYdX 等
**中心化交易所:**目前热门的交易所大多都是采用中心化技术的交易所,使用者通常是到平台上注册,并经过一连串的身份认证程序(KYC)后,就可以开始在上面交易数字货币。用户在使用中心化交易所时,其货币交换不见得会发生在区块链上,取而代之的可能仅是修改交易所数据库内的资产数字,用户看到的只是账面上数字的变化,交易所只要在用户提款时准备充足的数字货币可供汇出即可。当前的主流交易大部分是在中心化交易所内完成的,目前市面上的中心化交易所有币安,火币,OKEx 等。
由于交易所作为连接区块链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枢纽,储存了大量数字货币,它非常容易成为黑客们觊觎的目标,截止目前全球数字货币交易所因安全问题而遭受损失金额已超过 29 亿美元(数据来源 )。
数字货币领域,攻击者的屠戮步伐从未停止。激烈的攻防对抗之下,防守方处于绝对的弱势,其攻击手法多种多样,我们会在之后的文章中为大家进行介绍。职业黑客往往会针对数字货币交易所开启定向打击,因此慢雾安全团队建议各方交易所加强安全建设,做好风控和内控安全,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止损。”
相关交易所防御建议可参考:
节点 Node
在传统互联网领域,企业所有的数据运行都集中在一个中心化的服务器中,那么这个服务器就是一个节点。由于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是由千千万万个“小服务器”组成。区块链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就相当于存储所有区块数据的每一台电脑或者服务器。所有新区块的生产,以及交易的验证与记帐,并将其广播给全网同步,都由节点来完成。节点分为“全节点”和“轻节点”,全节点就是拥有全网所有的交易数据的节点,那么轻节点就是只拥有和自己相关的交易数据节点。由于每一个全节点都保留着全网数据,这意味着,其中一个节点出现问题,整个区块链网络世界也依旧能够安全运行,这也是去中心化的魅力所在。
RPC
远程过程调用( Call,缩写为 RPC)是一个计算机通信协议。以太坊 RPC 接口是以太坊节点与其他系统交互的窗口,以太坊提供了各种 RPC 调用:HTTP、IPC、 等等。在以太坊源码中,.go 是核心逻辑,负责 API 服务的注入,以及请求处理、返回。http.go 实现 HTTP 的调用,.go 实现 的调用,ipc.go 实现 IPC 的调用。以太坊节点默认在 8545 端口提供了 JSON RPC 接口,数据传输采用 JSON 格式,可以执行 Web3 库的各种命令,可以向前端(例如 、Mist 等钱包客户端)提供区块链上的信息。
以太坊黑色情人节漏洞 ETH Black ’s Day
2018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